(资料图)
最近这段时间,家住蓟州区东二营镇都赛营北村的康胜阳和郑辉比以往忙碌许多。她们需要接待来到基地传授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老师,还要和订购手作产品的商户商议交货时间,工作虽然十分繁忙,但是她们却乐此不疲。“希望我们村的妇女姐妹们能够通过自己的一双巧手增加收入,过上更好的日子。” 康胜阳说。
原来,康胜阳和郑辉是周边群众眼中心灵手巧的“手工达人”,她们制作的手工作品受到了不少邻里街坊的欢迎。于是,她们开始尝试用手工作品制作来带领村内妇女创业就业,但是,手工制作、存储货物需要场地,大家把目光聚集到了就在身边的村党群服务中心,如果能在这里工作,还能集合镇里周边村的姐妹,一起接一些零散的手工活,形成规模后能够实现长期发展,增加收入。
大家的想法得到了村党支部书记的认可和支持,书记带着两位发起人找到了镇领导寻求援助。经过集体努力,市民政局“五社联动 家园助力站——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示范项目”落户东二营镇,这也是全市唯一获批此项目的乡镇。
项目的落户为该镇提供了打造基地、开展活动、培育社会组织、培养本土人才、活跃乡村社会的新思维新思路。
于是,“蔷薇·耕心成长手工基地”正式挂牌成立。有了强有力的援助,手工基地成功引进了市内非遗项目、绒花手工艺品制作技艺在此落户安家,并且与多家印刷厂、加工厂、美妆睫毛加工厂建立合作,逐步辐射周边5个村庄,从酝酿筹备到正式揭牌的四个月时间里,累计开展培训达到120余人,为低收入、单亲妈妈等妇女群体50余人提供就业机会,实现不出村完成就业创业的目标。
在区委组织部、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,东二营镇将充分发挥“五社联动”机制,促使社会组织、专业社工、志愿者发挥积极作用,链接各类资源,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,提升社会治理水平,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,为建设“五社联动”社会治理示范镇贡献力量。
“我仔细学了发簪制作手工艺,平均一个多小时可以制作一个,在自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,机会难得!”参加培训学习之后,村民王大姐逐渐掌握制作要领,速度和质量也提升了许多。参加培训的妇女希望能够深入学习非遗手工艺品制作技巧,借助手工基地平台,发挥自身价值,既能增加收入,又能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东二营镇将以此为契机,积极探索乡村社会发展、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方法,通过整合资源,搭建创业平台,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,让每一位农村妇女都有可能成为就业者、创业者,成为东二营镇乡村振兴的参与者、贡献者。
“下一步,东二营镇将坚持党建引领,全力推动好五社联动项目,凝聚农村妇女群体力量助力基层治理,拓展公益朋友圈,为镇域内的妇女提供更多就业机会,助力乡村振兴。” 东二营镇副镇长朱铁荣表示。(天津日报记者 韩爱青)